張至順
張至順(1912年—2015年),原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、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掌門,海南省玉蟾宮掌門。河南沈丘人,生于1912年。七歲時值清末民初,戰亂災荒交加。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。十二歲隨師學藝,十七歲在陜西省華山遇師劉明蒼道長而出家。在道觀,張至順從事雜役,終日勞苦,磨練心志,因道心清明和修煉上獨辟蹊徑,被師授以真傳,為中國道教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。著有?炁體源流?。2015年7月28日,農歷乙未年六月十三,張至順道長羽化,享年103歲。
道教總給人以神秘的感覺,因為道教是追求得道成仙的,大家意識里他們精于煉金制丹,苦苦修行,最后才能羽化成仙。從古至今道教的思想都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,在人們眼中那些道教中的世外高人都是隱居深山,與世隔絕,須發白眉,仙姿道骨的。其實在陜西省終南山就有這么一位隱居的“神仙”,雖然他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神仙模樣,也不會點石成金術,但是因他的品行和思想,讓人們將其尊稱為“陸地仙人”。這位“仙人”就是張至順道長。
張道長出生于1912年,那時正是清末民初之時,軍閥割據,年年混戰,民不聊生,而年幼的張至順因家庭貧困,只好以乞討為生,于是對于人民的苦難生活了解至深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他不得不強迫自己成長,才僅七歲就有了超乎年紀的沉默,總是在思考著人間的疾苦。這樣的生活直到他常聽一些游方道士的傳教后,讓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。道教的核心就是憐憫百姓,體恤民生,教人向善,他了解到韓湘子就是7歲出家,修道成仙的,于是他也有了修道的想法。
他在12歲時就從家出走前往終南山,不過因為當時年紀太小,在這個亂世孤身一人無法走太遠,只好無功而返。到了17歲時他遇到了華山全真教劉明蒼道長,終于圓了他的道教夢,他拜劉明蒼道長為師,正式加入華山全真教,開始了幾十年的清凈苦修生活。雖然他年小體弱,但是他卻不愿被照顧,他和其他師兄一樣,打坐修行,毫不偷懶,再加上天資聰穎,在入教短短三年內功法就突飛猛進了。經過幾十年的刻苦修行,他自行參悟了全真教的金剛功和長壽功,而且對于道教經典了如指掌,成為了全真教首席弟子,對內管理觀中大小事務,對外出山傳道被選為白云觀知客,之后又多次擔任住持,歸隱于終南山七十載。
張至順道長為了懸壺濟世,后面跟隨一位道友在道教圣地八仙宮又修道多年,悉心學習醫術,并且自己種植草藥,親身試藥,研究藥性,最后在道學和醫學上都大有所成。因張至順道長修道有方,非常有名,不少學校都曾請他去講課,甚至泰國也邀請他去講解道法,并愿開出任何條件來挽留他,結果張道長只說了一句“我是中國人”婉言拒絕了。
別看張道長是兩個道觀的住持,但是他隱居70年之久,始終過著清苦的生活,吃穿用度都非常節儉,甚至經常吃貓吃過的紅薯皮和發霉的面粉,自己在山頂上修建了一個茅草屋居住,自己耕種糧食,廣收弟子,弘揚道教文化,造福百姓。
張道長在九十多高齡的時候就預見了自己的壽數,他說自己可以活到104歲,真的到了104歲大限到來之時,他沐浴焚香,穿上嶄新的道服,一個人去向了密林深處,等人們找到他時,發現他已經羽化登仙了。人們都認為他就像“陸地神仙”一樣,得道升天了。
張道長認為修道有四關,一是百病全消,二是口津生香,三是可以夜視,四是精通醫術,并且一生都在踐行著自己的修行,所以活到百歲高齡依然耳陪目明,身姿矯健。張至順道長,還把畢生所修煉的養生心法,通過《金剛長壽功》、《八部金剛功》兩本書籍傳給世人。
此外,他還總結了自己學醫、行醫的經驗以及整理的古今驗方,民間偏方等內容,編入了他的著作《米晶子濟世良方》中,到了100歲的高齡,他還將自己畢生的參悟、體驗以及養生功法寫入了《炁體源流》一書中。張至順道長一生清苦,積蓄都捐獻給了百姓,畢生所學全都傾囊相授,正所謂大道不離德,張至順道長憑借自己高超的修為,高尚的品格影響感召了一干信徒,值得我們每個人肅然起敬。
目錄
- 張至順-《八部金剛功》
- 張至順-《八仙宮丹道實修班》
- 張至順-《道家養生按摩教學》
- 張至順-《道答專訪與講座及開示》
- 張至順-《金剛功、長壽功視頻與圖解》
- 張至順-《金剛長壽功》DVD原版
- 張至順-《米晶子濟世良方》
- 張至順-《體源流》
- 張至順-《談修行》(音頻)
- 張至順-《長壽功》
- 張至順文檔資料
- 張至順其他音頻資料

評論(1)
找了好久終于找到完整版了